close

上一篇像大家介紹了各種藥膏的類型,但想必大家對藥膏還是有很多的疑問。接下來我們會對藥膏進行更深入的研究,讓這小小的一條藥膏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喔!

 

藥膏如何由皮膚吸收呢????

 

首先,我們必須了解藥膏是如何進入皮膚內的。我們身上的皮膚(下圖)從外而內基本上可分為三層:表皮層、真皮層和皮下組織表皮層的最外面是角質層,由死去的表皮細胞推疊而成,是我們皮膚最重要的障壁。角質層就像守護城池的城牆一樣,死去的表皮細胞是磚塊,脂質和膽固醇就是水泥,兩者組成水泥牆密不透風將全身保護在其中。這座城牆讓外面的壞東西(例如細菌、過敏源等)進不來,裡面的好東西(例如水分)出不去。

 

 

口服藥是經由腸胃道分解後,透過腸胃壁黏膜吸收進入血液循環;針劑則是直接入射入血管內。反觀外用藥膏的命運就坎坷許多,要進入體內還必須突破角質層這個堅固的城牆才行。那藥膏要如何滲透進來呢?是要用如花穿牆術還是我們對岸同胞擅長的翻牆技能呢?這藥膏與角質層的糾葛,究竟是角質層密不透風的防守厲害,還是藥膏的死纏爛打高明,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。

 

從下圖可以看到三種可以通過角質層的方法:

 

 

  • 1.透過磚塊之間縫隙進入
  • 2.從毛髮的開口進入
  • 3.直接穿進來 (傳說中的如花穿牆術!!??)

 

不過由圖可知,藥膏要進來皮膚還是要花費一大番力氣,因此角質層是藥膏吸收的速率決定步驟。角質層越厚,吸收就越差,藥物的效果就越不好。角質層的厚度依序為:指甲(基本上藥物無法穿透) > 手腳掌 > 手背、足背 > 手臂、腿部 > 身體 > > 生殖器 > 眼皮 > 黏膜(基本上沒有角質層了)。要達到一樣的治療效果,在角質層越厚的地方就需要越強的藥膏;反之,在角質層越薄的地方就越容易產生副作用。

 

要如何增加藥物吸收呢??????

 

  • 藥膏塗多一點這不是廢話嗎。咳咳,嗯,基本上一個指間單位(FTU,約0.5g,下圖A )可以塗抹約兩個手掌大小(體表面積2%,下圖B),所以一條5g的藥膏可以塗抹20個手掌大小(體表面積20%)。有些病人因為怕藥膏很快塗完所以每次都只擦一點點,這樣效果就會打折扣。另外有些病人因為想要加強效果一次就塗很多,這樣皮膚也無法全部吸收(會飽和),反而是浪費藥膏。

 

 

  • 藥膏塗多次一點這不也是廢話嗎。咳咳咳咳,嗯,根據藥物吸收的研究,基本上大部分的藥膏一天塗抹兩次即可,多擦無益,甚至有些比較特別的藥膏更是建議一天一次即可達到最佳效果。
  •  
  • 密封法:在塗抹藥膏後,表面再使用保鮮膜、凡士林等將皮膚封起來,這樣可以減少藥物的散失並大幅增加藥物的吸收。不過要注意的是密封法也會大幅增加副作用產生的機會,因此需要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
  •  
  • 物理導入:透過物理性的能量,稍微增加角質層的通透度,來增加藥物的吸收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按摩,其它像超聲波導入、微電流導入都是可行的方法

 

為什麼醫師都開那麼少藥膏???是不是醫師很小氣啊???

 

「醫師啊,藥膏可不可以多開一點啊?」,這問題絕對是出現在各個皮膚科診間的Top No.1。在此我需要為皮膚科醫師平反一下"小氣"這個汙名。如果不管健保的給付規定,一個手掌大的病灶(體表面積1%),早晚各擦一次然後擦7天,這樣會需要3.5g的藥膏,因此一條5g的藥膏絕對可以擦超過1個禮拜。正確的擦法應該是將藥膏均勻塗抹於患處,擦完後看不太到藥膏即可。很多病人藥膏當成果醬在抹,擦完還可以在皮膚表面看到厚厚的藥膏。這樣不但沒辦法增加療效,更是在浪費醫療資源。

 

K醫師的小叮嚀

 

今天的總結,我們了解到角質層的厚薄會決定藥膏吸收的速率,也了解到藥膏最適當的塗抹方法:一天兩次於患處均勻塗抹至看不太到藥膏,並可以利用密封法和物理導入來增加吸收。不過K醫師最後還是要呼籲大家必須配合醫師的治療指示,千萬不可以自己隨便改變藥膏的使用方式喔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皮膚科 外用藥膏 角質層
    全站熱搜

    K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